仁愛鄉部落名
泰雅族*
泰雅族的女性織布與藤編技藝精湛,服裝飾物與日常生活上可看到豐富的手工藝品,服飾色澤多以紅、黑、白三色為主。平日主食以小米、地瓜及芋頭為主,佳餚有香味四色的竹筒飯、香Q的手工麻糬、炒山蘇野菜、燻山豬肉、煙漬苦花魚,以及香純的小米酒。其最大祭典為每逢七月小米收割後祭祀之祖靈祭、及每月八月下旬農閒舉行感謝上蒼庇祐,期望明年的豐收。黥面是泰雅人最特殊之風俗,在面部刺上花紋圖案,男子在前額及下顎中央刺縱文或數條,女子面紋在前額中央刺縱帶紋三條及五條。
布農族*
傳統織布器具以簡單木頭搭配尺寸不一的木杆組成,杆數越多就表示織布技巧越高明。布農族擅長編織與藤編最常用之色澤以黑色為主,搭配白、紅、黃、綠為多。世居中之布農族飲食少不了山林野味,有豪氣之烤山豬肉,快炒龍葵、苦椒魚乾,搭配濃郁的小米酒,別有一番滋味。布農族唯一全部落性之祭典,只限男子參加,在每月四月底舉行以獵補大型動物之耳朵,象徵來年狩獵的豐碩亦祈求豐收及財運亨通。布農族與生俱來的合音天賦創造出獨特的群體合音,以簡單的單因旋律由低音搭配三到五度合音逐漸盤昇,稱之八部合音,是享譽中外之國寶。
賽德克族*
(賽德克族可分東賽德克族散居花蓮山區、西賽德克族分布仁愛鄉境內)紡織是賽德克族婦女專屬之工作,喜歡的顏色是紅、黑、藍、白等色,主要的圖樣有條紋、字紋、方格紋、三角形紋及菱形紋等幾何圖花紋製作傳統服裝。主食以小米、地瓜、芋頭、南瓜、樹豆、溪蝦、野味等獨特美食。其親族組織、生活習慣、生命禮俗歲時祭儀與泰雅族幾近相似。
雲南少數民族*
(傣族通稱擺夷族,世居清境農場)擺夷婦女保留族人穿著特色,上身窄小、下身寬大的「沙龍」為主要傳統服飾,腰身則繫上精美之銀飾腰帶,與泰國服飾差不多,只是花色更為豐富。擺夷菜之特色是鹹、酸、辣口味重,有生肉沙拉、包料魚、擺夷粽、炸青苔片、炸牛皮、竹虫、雲南大薄片,豬皮凍。文化祭典裡,擺夷族傳統舞蹈非常美妙,與泰國舞蹈類似,動作較為緩慢,著重手部優美的肢體動作。擺夷族女士手腕有各式紋身刺青,除了代表上天寵愛之族群外,小朋友刺青後,都會受到上天辨識與眷顧,生生世世皆為擺夷人。擺夷老先生常隨身攜帶水煙筒造型奇特,利用擺夷族視為高貴吉祥的竹子,加上銅製煙嘴製作而成,極具收藏及藝術價值。
其他住民*
漢族閩南人
外省籍閩南人
平埔噶哈巫族
客家人